1、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
奥氏体不锈钢可采用焊条电弧焊、钨极氩弧焊、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以及埋弧焊等。
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正确选用焊接材料,尽量选用含碳量较低和含稳定化元素(Nb)的焊接材料,以避免碳与铬形成化合物引起晶界处贫铬,从而提高焊缝抗晶间腐蚀的能力;选用含有适量铁素体促进元素(Cr、Mo、Si等)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,可获得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双相组织的焊缝,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和抗热裂纹的能力;采用窄焊道焊接技术,尽量采用不摆动或少量摆动焊接,并在保证熔合良好的条件下,尽量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、较低的电弧电压和较快的焊接速度;焊接过程中必须将焊件保持较低的层间温度,必要时可采用强制冷却(如水冷、吹压缩空气等)措施以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温度,尽量减少焊缝在450~850摄氏度范围内停留时间。
2、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
此类不锈钢当采用同材质焊条进行焊接时,应选用低氢或超低氢型焊条,须经高温烘干处理。
(1)预热和后热:预热温度一般为100~350摄氏度,当w(C)小于0.05%时,预热温度为100~150摄氏度,当w(C)为0.05~0.15%时,预热温度为200~250摄氏度;当w(C)大于0.15%时,预热温度为300~350摄氏度。为进一步防止氢致裂纹,对于含碳量较高或拘束度大的焊接接头,在后热处理前还应采取必要的后热措施。
(2)焊后热处理: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通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,其目的在于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,改善接头的塑性和韧性,消除或降低焊接残余应力,焊后处理有回火和完全退火。
3、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
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(1)焊前将焊件预热到150摄氏度以上,层间温度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,注意控制层间温度不可过高,以防止高温脆化和475摄氏度脆化。
(2)采用小的热输入、窄焊道焊接技术,防止在450摄氏度以上停留时间长。
(3)焊后进行750~800摄氏度退火处理,使碳化物球化,铬分布均匀,可恢复耐蚀性和改善接头的塑性。退火后快冷,防止σ相析出和475摄氏度脆化。
(4)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,焊前不必预热,焊后不可作热处理。